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慢性便秘患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什么是慢性便秘?
便秘通常表現(xiàn)為排糞次數(shù)減少(每周少于3次)、糞便干硬和(或)排糞困難。排糞困難主要包括排糞費時費力、手助排糞、排出困難、排糞不盡感、肛門墜脹感等。便秘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
分類
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見的慢性便秘類型,根據(jù)患者的腸道動力和直腸肛門功能改變的特點分為3個亞型:
①慢傳輸型便秘:
②排便障礙型便秘:即功能性排便障礙。
③混合型便秘:患者同時存在結腸傳輸延緩和肛門直腸排便障礙的證據(jù)。
影響因素
1. 年齡:老年人便秘遠比年輕人更常見
2. 性別:便秘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主要原因與女性生理構造、妊娠以及激素有關
3. 生活習慣:攝入水分和纖維減少,進食無規(guī)律,不良的排便習慣等
4. 精神心理因素: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的人群易患便秘,不少功能性便秘患者有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
5. 激素及神經(jīng)遞質(zhì)
6. 胃腸動力異常
7. 直腸感覺異常
8. 直腸肛管運動不協(xié)調(diào)
9. 器質(zhì)性疾病或形態(tài)異常
危害
評估
1. 問診及體格檢查:慢性便秘的診斷須依靠病史,詳細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可為慢性便秘的進一步診斷提供重要的信息,直腸指檢在肛門直腸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肛門直腸測壓:可以評估靜息和擠壓時括約肌緊張性,直腸肛門反射,在嘗試排便期間的直腸感覺和壓力變化。該試驗對排便協(xié)同失調(diào)診斷至關重要,是檢出這種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3. 盆底表面肌電評估:通過放置在陰道內(nèi)的肌電探頭,實時采集盆底肌肉在收縮和放松狀態(tài)下的肌電值,從而了解盆底肌的功能狀態(tài),判斷盆底肌的收縮力量及快慢肌協(xié)調(diào)能力。
4. 排糞造影、結腸傳輸試驗和盆底超聲可為便秘診斷提供進一步明確
我們怎樣預防和治療慢性便秘呢?
1.合理的的膳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進食水果蔬菜,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30g。
2.飲水: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量1.5-2L。
3.運動:適當運動可增加胃腸道蠕動功能,對于久病臥床、運動量少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尤為重要,建議每周進行4次以上的有氧運動,每次20分鐘。
4.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因在晨起和餐后結腸活動最為活躍,患者在早上起床或餐后2小時內(nèi)嘗試排便,排便時間不宜過長,排便時要集中精神,減少外界干擾因素。
相應的康復治療
1. 生物反饋治療:生物反饋療法以形象直觀的圖像/聲音反映盆底肌的運動狀態(tài),患者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不正確的盆底肌運動模式,提高療效。包括kegel模板訓練,生物電刺激訓練。
2. 功能性磁刺激:既可以應用于骶神經(jīng)刺激改善盆底神經(jīng)肌肉功能,也可以用于改善便秘患者的失眠和情緒治療
3. 針灸:通過針灸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氣血、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便秘癥狀
4. 腹式呼吸訓練:腹式呼吸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敏感性,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加強身體副交感神經(jīng)的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減少直腸肛門的緊張程度,達到緩解便秘的目的。
5. 小球囊訓練:將充氣的氣球置于肛門內(nèi),按照kegel 模板訓練,是一種肛門感覺功能訓練方法
6. 胃腸道按摩手法:主要是扶助正氣、調(diào)理脾胃、生氣化血、行滯通腑、滋陰通便,對患者腸道產(chǎn)生良性刺激,通過經(jīng)絡傳導反射,刺激胃腸蠕動及消化液分泌,進而促進糞便順利排出腸道。
咨詢電話:蔣婉云15156567160 朱芙鈺18315382083
咨詢地址: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1號樓16樓康復醫(yī)學中心
(康復醫(yī)學中心 蔣婉云/文、圖)
Copyrights © 2018 版權所有: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地址:安徽省蕪湖市康復路10號
備案號:皖ICP備190001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