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精準化鎖孔技術施行腦腫瘤切除術。
患者楊某,因發(fā)現左側額葉占位2年余入住我院神經外科。術前采集患者CT薄層數據,重建顱骨和頭皮;采集磁共振增強數據,重建顱內腫瘤及周圍腦組織及血管結構。將兩組數據配準并融合,精準重建并定位顱內腫瘤及周圍結構并投影與體表。根據術中體表定位點精準選擇手術切口,最終僅僅利用3cm2大小的骨瓣精確定位并完整切除腫瘤,同時實現了術中正常腦組織及神經血管的零損傷。
隨著微創(chuàng)治療理念的進步,如何在術前實現精準定位,采用鎖孔技術設計最小的皮瓣的切口和骨窗施行顱內病變的切除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目前神經外科精準化治療的目標。
臨床上顱內較深部位的較小病變,如不借助導航、定位貼等輔助定位工具,手術切口往往要做大一些,一方面為了提高完整顯露腫瘤的概率;另一方面,術中需要根據腦溝、腦回等解剖標志來定位腫瘤位置。盲目追求小切口,一旦出現定位誤差,腫瘤定位偏移,術中就需要反復牽拉腦組織以暴露腫瘤。同時,小切口提供的關于腦溝和腦回的信息有限,容易出現誤判而導致定位失敗。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在沒有專用術中神經外科導航儀的條件下,充分利用醫(yī)院現有影像設備資源,創(chuàng)新性采用三維重建及數據融合的方法,實現了顱內病變的精準化定位,并順利完成手術。今后我們將結合頭顱磁共振DTI掃描數據,完成顱內病變和血管、功能纖維束的多模態(tài)影像融合,努力實現術前制定手術入路、術中準確定位腫瘤、術后評估功能狀態(tài)的目標,踐行精準神經外科的理念,為廣大患者謀福利。(神經外科 劉青/文 詹榮舉、汪榮龍/審)